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20157
编号:13646192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1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7
     【摘 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找院外科住院的94例择期手术的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人性化的术前访视,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5.3%)明显高于对照组(62.4%)。对照组病人围手术期负面情绪和不良事件高于实验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很重要。术前访视能够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患者信心,使其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术前访视;手术室;临床效果

    每一位患者都对手术存在着紧张和恐惧情绪,同时患者在围手术期还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对患者的手术治疗及康复有着阻碍作用。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术前访视能够了解患者病情、生命体征,同时要全面分析患者心理状态,保证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对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1],加快患者康复有着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迎接手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94例,男58例,女36例,年龄22~76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7例,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上水平。两组除原发病外,无其它合并症。患者神志清楚,无休克症状,术前常规检查正常,麻醉方式均为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不做任何术前心理访视 实验组采取常规术前访视,术前日下午,避开就餐和午睡时间,手术室护士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先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文化程度等)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再对患者进行全身情况的评估:包括生命体征、身高、体重、营养状况、皮肤完整性、血管情况、肝肾功能,有无运动障碍、过敏史,体内有无金属植入物等。

    1.2.2 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介绍,交流时注意使用尊称,这是良好沟通的开始,接着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设施、手术方式、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了解患者有无心慌、气促、失眠等症状,并及时告知医生。对女性患者需了解月经情况,并向患者讲述术前注意事项、禁食水的目的,告诉患者不要将贵重物品(如首饰、现金、手机等)带入手术室。在手术日更换好病员服,排尽大小便,尽量不化浓妆,并取掉饰物、义齿等。

    1.2.3 手术之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人病情及性质、手术及手术后的发展与转归。使患者与家属能够正确认识手术也不是万能的,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在麻醉和手术中,术后有可能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只有让患者和家属充分理解,他们才能在出现意外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抢救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负面情绪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试验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负面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5.3%)明显高于对照组(62.4%)(χ2=0.654,P<0.05)。

    3 讨论

    3.1 术前访视的重要性

    患者在围手术期常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而且手术室陌生的环境和各种设备都会增加患者的负面情绪,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要关心体贴患者。手术室护士通过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与心理障碍,以提供正确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增强患者手术治疗的信心。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及手术体位等,告诉患者术中的特殊体位,必要时指导患者术前练习。术前访视时手术室护士要接受患者咨询,通过咨询,可增加患者及其亲属对手术的认识和理解,使其树立信心,减少不安与猜测,避免不必要的担忧,做到事先有准备,遇事而不慌。

    3.2 术前访视对手术室护士的要求

    术前访视的应用只能占用手术室护士下班休息时间进行访视,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要具备一定的素质与良好的品德与病人沟通。同时一些手术室护士没有较高的表达能力,会对术前访视造成影响,这就要求增强护士的宣传教育,提高她们的责任意识,强化她们的表达能力[2]。

    3.3 术前访视实施的作用

    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可以使患者基本了解麻醉和手术,减轻患者恐慌、紧张及焦虑情绪,使患者适应手术室环境,保持着轻松、乐观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实施手术前能够使手术室护士充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为手术做好准备,保证手术顺利实施。可见,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增强患者信心,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率[3]。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以往手术室护士传统的工作是在手术间配合手术,如今,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在我国广泛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护理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而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对手术目的及手术过程的了解则有赖于护士的健康教育。进行术前访视,从生物、心理、社会角度考虑患者的需求,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校玉兰.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实施及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46(29):556-559.

    [2]庄敏,计云娣,沈慧莉,等.手术室集中式术前访视模式的应用[J].上海护理,2009,37(3):109-112.

    [3]葛东方.术前访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80-2781., http://www.100md.com(严华)